解决方案 Case
Case 解决方案

基础网络建设方案

日期: 2015-04-24
浏览次数: 846

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,企业(泛指运营商、企业和行业用户)的业务应用和数据正在从分散部署走向大集中,作为业务承载体的IT设施的部署模型随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,互联互通已经不能满足流程整合后的业务持续发展的需求。

网络是连接所有数据中心IT组件的唯一通用实体,构建坚实的网络基础设施将为数据中心业务永续、管理与运维提供保障。

通常来讲,用户的业务可分为多个子系统,彼此之间会有数据共享、业务互访、数据访问控制与隔离的需求,根据业务相关性和流程需要,需要采用模块化设计,实现低耦合、高内聚,保证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性、可靠性、灵活扩展性、易于管理。

数据中心基础网络设计原则为分区、分层和分级设计。

 

一、设计原则

 

分区,即把用户的整个IT系统按照关联性、管理等方面的需求划分为多个业务板块系统,而每个系统有自己单独的核心交换,服务器,安全边界设备等,需要逐级访问控制,良好的逻辑分区设计与安全域划分成为数据中心网络的必备基础。

根据企业自身特点,依据业务系统的相关性、数据流的访问要求和系统安全控制的要求等,可以把数据中心的服务器与业务系统分成内网区(Intranet)、外联区(Extranet)和互联网区(Internet)等,并在此基础上对业务流程进行深入细化。

l Intranet区

企业内部访问的数据中心区域,通常称为内网区,对外部网络不可见。


l Extranet区

企业提供给合作伙伴访问的数据中心区域,通常称为外联区;通过VPN接入实现对服务器群的访问和不同企业的隔离。


l Internet区

企业提供给internet用户访问的数据中心区域,也常称为DMZ区,外部用户通过公网访问,一般就是放在企业门户网站的服务器群。

 

    二、分层设计原则

 

      分层的主要是根据内外部分流原则,把数据中心网络分成标准的核心层、汇聚层和接入层三层结构。服务器与业务系统之间的流量大部分在单个功能分区内部,不需要经过核心;分区之间的流量才经过核心,而且在每个分区的汇聚层交换机上做互访控制策略会更容易、对核心的压力会更好、故障影响范围更小、故障恢复更快。

l 核心层

核心层提供多个数据中心汇聚模块互联,并连接园区网核心;要求其具有高交换能力和突发流量适应能力;大型数据中心核心要求多汇聚模块扩展能力,中小型数据中心共用园区核心;当前以10GE接口为主,高性能要求4-8 10GE捆绑。


l 汇聚层

为服务器群(server farm)对外提供高带宽出口;要求提供大密度GE/10GE端口实现接入层互联;具有较多槽位数提供增值业务模块部署。


l 接入层

支持高密度千兆接入、万兆接入;接入总带宽和上行带宽存在收敛比、线速两种模式;基于机架考虑,1RU更具灵活部署能力;支持堆叠,更具扩展能力;上行双链路冗余能力。

业界主流做法是在汇聚层部署各类安全、应用优化业务,如在交换机上集成防火墙、负载均衡、应用加速板卡。

基础网络平台总结:通过千兆或万兆以太网连接办公区用户、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。网络通过架构级可靠(业务网络与管理网络分离,模块化设计)、网络级可靠(网元、链路、拓扑冗余设计)、设备级可靠(电信级可靠性设备、双主控、关键部件冗余)保障了网络平台的高可靠。同时产品本身的高扩展能力、模块化设计充分满足了数据中心架构高可扩展性要求。

通过广域网优化设备增加广域网容量;同时改善应用响应时间,减少协议交互;区分优先级和控制应用,确保对关键应用的最低/最高带宽,控制/阻止非关键(无赖)应用。

  • 上一个:无
  • 下一个:无
关闭窗口】【打印
Copyright © 2005 - 2013 深圳市佰欧达科技有限公司 
粤ICP备2023015281号 
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
地址: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劳动社区万庭大厦3号楼509
电话:+86 0755-8257 1998
传真:+86 0755-2788 8009
邮编:330520